&esp;&esp;【去他的一见钟情,这才是真正的秦二啊啊啊!】
&esp;&esp;原来不是主动忠诚啊。
&esp;&esp;在部下们善意的哄笑中,英布言之凿凿:“忠诚这种事情,怎么能看原因,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esp;&esp;至于他被秦二算计——
&esp;&esp;试问这普天之下,有谁会不愿意被算计为王?
&esp;&esp;………
&esp;&esp;对于秦二,嬴政早就有十分的满意。
&esp;&esp;哪怕这个女儿对他并不恭敬。
&esp;&esp;——相比扶苏的恭敬,不恭敬也好。
&esp;&esp;“借用谶语不过取巧,无法令人归心。”
&esp;&esp;接触得越久,嬴云曼就越了解祖龙,甚至能从这毫无波澜的语气中听出“果然是个小孩,做事不够稳妥”的嫌弃与一丝诡异的……优越?
&esp;&esp;“臣受教矣。”
&esp;&esp;她当然不会指望一个谶语就能收服英布——英布在刘邦麾下还上演了造反-被杀的戏码,明显不是忠臣人设。
&esp;&esp;就算是史书盖章的忠臣,嬴云曼也不会给出五分以上的信任。
&esp;&esp;她没那么幼稚。
&esp;&esp;………
&esp;&esp;想到其中隐患的智者不少。
&esp;&esp;若英布和秦二一样有“反骨”,借秦二之财养独夫之兵,秦二又该如何处置?
&esp;&esp;谶语只是刑而为王,可不是“尊秦二则刑而为王”。
&esp;&esp;但天幕早就给出英布战功封王的结果,只能感叹天意在秦二:她挑中的英布确实是忠信之士。
&esp;&esp;连项羽也在项梁的谆谆教导中知道:绝不能单以谶语用人。
&esp;&esp;如今天幕将英布际遇公之于众,天下恐怕会涌现无数“得谶之人”。
&esp;&esp;比较特殊的是才能出众的韩信——
&esp;&esp;他不仅认为秦二用人毫无问题,还给出极高的评价:君以诚待将,将以忠侍君。
&esp;&esp;【老师等一下!我有问题!】
&esp;&esp;【我记得秦二是荀派啊!她信性本恶的啊!她怎么会草率地把燎原一营交给初次见面还犯过法的英布?】
&esp;&esp;【这位同学问得好——这当然是因为秦二还有后手。】
&esp;&esp;【那就是她超前的治军理念:为军队配备指导员。】
&esp;&esp;英布疑惑地看向指导员,实在看不出这扛不住他几拳的“文弱”指导员能算什么后手。
&esp;&esp;——文弱只是对比英布本人,指导员和一营同吃同睡同训,绝对是优秀的士兵。
&esp;&esp;指导员露出和善的微笑,英布心中恶汗。
&esp;&esp;瞬间想起了被“抄写营规”“当众检讨”支配的恐惧。
&esp;&esp;一营成员……不,现在已经知道自己是士卒的士卒们若有所思。
&esp;&esp;指导员的指导卓有成效,他们比“屡教不改”的英布更快想明白天幕在说什么。
&esp;&esp;假如英布要背叛燎原,自己是跟随还是阻止?
&esp;&esp;………
&esp;&esp;李斯心中一震:秦二是荀派?
&esp;&esp;她崇儒家?
&esp;&esp;他师从荀子,但不代表他认同老师的理念。
&esp;&esp;纵使知道这个消息,李斯也不敢再因学派之争干涉帝储之选。
&esp;&esp;等想起确立以法治国的《秦宪》,他更是无需忧虑。
&esp;&esp;是了,老师认为人性本恶需要教化,而他和韩非都是在老师的影响下转向法家。
&esp;&esp;故而秦二崇儒却不抑法。
&esp;&esp;嬴政罕见地出现了恼怒这种情绪,周身气场似乎瞬间降温几度。
&esp;&esp;嬴云曼无奈。
&esp;&esp;又不是她让祖龙好为人师再被打脸的——她可是虚心接受指教。
&esp;&esp;谁知道论坛紧接着就进行补充,以至于她方才的受教搞得像在反讽?
&esp;&esp;扶苏苦笑不已,丝毫没有为云曼也崇尚儒家而喜悦。
&esp;&esp;他尊敬孟子,信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