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就是这种思想的延伸。】
&esp;&esp;【比起“造反圣体”这种说法,我认为秦二更像是“天生圣皇”。】
&esp;&esp;【对比秦末时其他造反的平民就不难发现:他们得势、哪怕只是暂时得势,都会忘记自己原本是平民,极其热衷于巩固权势。】
&esp;&esp;【但秦二不同,她所有政策最终都指向保护百姓,这一点从未变过。】
&esp;&esp;【这让我想到了张良那句让秦韩党嗑生嗑死的话。】
&esp;&esp;【“世间不会再有你这样的君王。”】
&esp;&esp;【造反圣体可以有很多,但天生圣皇确实只有她一个。】
&esp;&esp;嬴云曼没想到后世对她的评价能高到这种地步。
&esp;&esp;明明她只是在拙劣地模仿那抹红色。
&esp;&esp;她隐晦地看了眼韩信和祖龙。
&esp;&esp;韩信完全不在状态。
&esp;&esp;祖龙……看不出在想什么。
&esp;&esp;秦二认为军队为保护百姓而存在?
&esp;&esp;嬴政无法理解这句话。
&esp;&esp;军队分明是君王最锋利的刀剑。
&esp;&esp;秦二善于巧言令色。
&esp;&esp;这应该是她获取民心的话术,且相当有用——几百年后的黔首依旧视她为圣皇。
&esp;&esp;………
&esp;&esp;百姓同样无法理解“军队为保护百姓而存在”这句话。
&esp;&esp;但他们早就在得知秦二会永久免除四赋徭役时,就认定她就是圣皇。
&esp;&esp;张良也无法理解。
&esp;&esp;但他记下了这句“所有政策最终都指向保护百姓”。
&esp;&esp;只凭这一句,无论秦二性情怎样恶劣,都将是他认定的君主。
&esp;&esp;【所以秦二为什么不主动找始皇帝表明自己的能力?天生圣皇就该越早当皇帝越好。】
&esp;&esp;【因为她是女的啊。】
&esp;&esp;【先不说政哥会不会考虑公主当继承人,就“不祥”二字她都见不着迷信的政哥。】
&esp;&esp;【秦二想见始皇帝并不难,李信就是很好的中间人,因此可以推断出她是不想见而非不能见。】
&esp;&esp;【那就是秦二不信始皇帝会让公主当继承人,所以干脆不去见,这符合她的性恶论。】
&esp;&esp;“秦二,你怎么看?”
&esp;&esp;祖龙的不怒自威早就被嬴云曼看穿,比如现在她就很清楚,这张板着的脸下面绝对是:
&esp;&esp;“你以为朕不会让公主当继承人,那你现在的太子身份是怎么回事?”
&esp;&esp;她能怎么看,也只能板着脸回答:
&esp;&esp;“儿臣低估了阿父的胸怀。”
&esp;&esp;呵,如果没有天幕,带着“不祥”的debuff,她说服祖龙的概率会很高吗?
&esp;&esp;【秦二可以不信,但她不能试都不去试,我认为这更像是在赌气。】
&esp;&esp;【“你认为我不祥不见我,我为什么要主动去找你”?】
&esp;&esp;【对,秦二不信人性但从来都不缺乏尝试的勇气。】
&esp;&esp;【面见始皇帝展露部分能力,只要不展现野心就是无本万利。她连造反都敢想敢做,为什么不去试探始皇帝?】
&esp;&esp;【……确实,这里用跟父亲赌气的女儿来解释更为合理。】
&esp;&esp;【然后因为赌气,一辈子都没见到她最为推崇的父亲?】
&esp;&esp;【她爹也因为觉得女儿不祥,一辈子不去见她啊。】
&esp;&esp;【好吧,两个犟种。】
&esp;&esp;【一比一复刻。】
&esp;&esp;“儿臣因不祥而长于昭阳宫,又怎么敢主动面见阿父?”
&esp;&esp;言犹在耳,嬴政却不是之前的心境。
&esp;&esp;先前只觉得稚嫩的幼虎是最合格的继承人。
&esp;&esp;可想到秦二因赌气致使两人终生不见,事实上他也是月余前才初次见到这个女儿,疏于亲情的嬴政此刻却是五味杂陈。
&esp;&esp;嬴政子女众多,扶苏更是孝至愚孝。
&esp;&esp;都不类他。
&esp;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