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章(1 / 3)

&esp;&esp;秦二重用女官一事天幕早就透露,一个多月过去了, 不会再有人为此感到惊奇。

&esp;&esp;倒是“父母、配偶、子女中不能有人犯过罪”更引人注意。

&esp;&esp;这与“直系五代不得入仕”极为相似。

&esp;&esp;看似更为宽容, 但秦人很快就想起这时候大秦尚未废除株连罪。

&esp;&esp;【其实为照顾良善一方, 秦二还改了秦法。即夫妻有一方瞒着对方犯罪,另一方可以写休书休弃对方, 不需要协商再离婚。】

&esp;&esp;【所以雉姐其实没必要去巴蜀?】

&esp;&esp;【是因为吕雉不能算是被瞒着的吧?赤帝子的谣言不就有她一份来着?】

&esp;&esp;【不是。秦二规定因胡亥暴政反秦不算犯罪,邦子哥的反贼身份是因为他拒不投降,这就不关雉姐的事。】

&esp;&esp;【噢。】

&esp;&esp;【吕雉专门前往巴蜀,为的是展现自己的能力。】

&esp;&esp;【如果她能说服刘邦降秦,那她就能以“大功绩”越过乡试县试郡试,直接参加国试。】

&esp;&esp;【就算不成功,刘邦看在一双儿女的份上也不可能杀她或扣押她,她再回去写休书也行。】

&esp;&esp;【她的想法得到秦二的赞许,令专人护送她前往巴蜀。】

&esp;&esp;【雉姐大气!】

&esp;&esp;这就不好解释了。

&esp;&esp;刘邦哀叹数声,倒是把吕雉的羞愧给叹没了。

&esp;&esp;“我若不劝你降秦,你难道有再度被封王的机会吗?”

&esp;&esp;越想,吕雉越觉得有道理。

&esp;&esp;必是她在秦二治下,确定据守巴蜀的刘邦无力与秦对抗,才会亲去巴蜀!

&esp;&esp;刘邦叹这几声气就是为了缓和夫妻关系。

&esp;&esp;“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esp;&esp;封王的夫婿、将为九卿的妻子,仅为利益,二者也不可能分离。

&esp;&esp;吕雉这才发现刘邦的用意。

&esp;&esp;见计策奏效,刘邦大笑出声。

&esp;&esp;………

&esp;&esp;乡试县试郡试国试。

&esp;&esp;官制改革也终于被天幕透露。

&esp;&esp;嬴云曼倒不是怕官员阻拦,有祖龙在谁敢反对?

&esp;&esp;问题就在祖龙身上。

&esp;&esp;她爹太不好糊弄,估计此事又要解释许久。

&esp;&esp;且她不清楚真正的科举制,原本只需提出要求臣子去完善,她只需要负责找错。

&esp;&esp;连纠错都可以丢给臣子们去想办法。

&esp;&esp;但在祖龙面前,被找茬的对象就变成她自己。

&esp;&esp;她虽在处理星火燎原两部的事务时积累了不少经验,也通过代批奏章对朝政有更多了解。

&esp;&esp;但经验远不及祖龙。

&esp;&esp;不过她也不可能等祖龙离世后再改官制,这是迟早要解释的事情。

&esp;&esp;嬴云曼本打算等张良陈平萧何这些谋臣来了,让他们先给出一个可行的计划。

&esp;&esp;他们对这个时代的了解远超过她。

&esp;&esp;她虽不是长于深宫,却从未出过咸阳,对整个世界只有纸面上的了解。

&esp;&esp;如天幕所言节葬立法若是没有张良的劝阻,后果就很严重。

&esp;&esp;可惜谋臣一个没到,倒是科举制的存在提前暴露了。

&esp;&esp;祖龙现在没问,应当是认为这类改革不适合在韩信面前询问。

&esp;&esp;【巴蜀消息闭塞,就算有商人传来外界的情况,沛县天团也不会信。】

&esp;&esp;【吕雉不同,刘邦炮制赤帝子谣言,她就宣称刘邦具有“云气”来帮他造势,还因为刘邦私放骊山刑徒受连累坐过牢。】

&esp;&esp;【同样事业心拉满,但凡巴蜀有一点翻盘的机会,她都不可能来劝降刘邦。】

&esp;&esp;刘邦神情变得严肃。

&esp;&esp;他没有私放刑徒,娥姁坐牢应是以后才会发生的事情。

&esp;&esp;刘邦确实更注重大事,但这不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