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她喃喃道:“丧失本面,灵性全无,存续又有何意?”
&esp;&esp;[存续本就是族群的意义。]
&esp;&esp;一道低沉的声音接过了拂雪的话语,拂雪猛然扭头,却见船的另一头上不知何时伫立着一道颀长的人影。漆黑的长袍像墨水一样淌了一地,祂的面容掩藏在兜帽之下,看得并不分明。祂手中握着竹竿,有一下没一下地撑渡着舟船。船只破开水浪,跃动的骨鱼也自觉避开了小舟航行的轨迹。
&esp;&esp;看见那道人影的瞬间,拂雪瞳孔放大,无数灰白的画面像万花筒一样在她眼前绽放。
&esp;&esp;她看见自己被人贯穿了心口,飞溅而出的鲜血模糊了视角;她看见一线血痕吻过颈项,天旋地转中她的头颅落在了地上;她看见狰狞的巨兽朝她张开血盆大口,距离近道她能闻见涎水的腐臭;她看见自己从空中坠落,脚下是赤红滚烫的岩浆;她看见镜中鬓发霜白、垂垂老矣的自己;她看见魔窟鬼窑中万千鬼手分薄自己的血肉……那一瞬间,拂雪看见了自己无数种的“死亡”。窒息与绝望像汹涌的海水,刹那便将她湮没了。
&esp;&esp;但就在拂雪险些溺毙的瞬间,一道明光自她眉心亮起,重聚她离散的神智。待眼前斑驳的色块恢复如常,拂雪忍不住冷汗津津地后退了一步——她的琴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前,她的剑正悬于自己的脖颈之间。方才一刹那的间隙里,摧垮人心的绝望让人近乎本能地追寻着死亡。
&esp;&esp;[明尘的心守誓言。]那道人影依旧不紧不慢地撑着船,声音模糊而又遥远,[……吾想起来了,吾在他人的记忆中见过你。你是拂雪。]
&esp;&esp;祂没说“明尘的徒弟”亦或是“正道魁首”。于祂而言,拂雪就是拂雪。
&esp;&esp;拂雪稳住了心神,就像第一次直面姬既望的容貌一样,只要扛过第一次冲击,便会自然生出抗性。即便如此,死亡的恐惧总是令人心有余悸。拂雪低垂着眼帘,尽量不去看那道黑色的人影:“我应该如何称呼您?”
&esp;&esp;[世人口中,吾有千般面目,亦有千般名号。他们以自我的意识来塑造吾,称谓便只是形的虚名。]人影偏了偏头,道,[你若询问的是吾当下之形,那你可称呼吾为“姜佑”。]
&esp;&esp;“姜佑。”
&esp;&esp;[吾在。你呢?你希望他人唤你“拂雪”,还是他名?]
&esp;&esp;“……您唤我‘拂雪’便好。”拂雪有些诧异,身为神祇,姜佑的态度实在太过平易近人了。
&esp;&esp;拂雪并没有因此放松警惕,她深知与这等诡秘的存在接触时再如何小心慎重都不为过。
&esp;&esp;拂雪调整自己的吐息,再次抬眼,她凝视着那道摆渡的人影:“……这并非您的正身?”
&esp;&esp;[你想见吾正身之形?]姜佑偏了偏头,祂的轮廓并不凝实,身周呈现出浮雾的形态,[此身乃吾之意识倒映在河床上的影子,虽虚浮不实,却留存着吾之常性。你来此若是心有困惑,亦或是想向吾祈愿,见此身远比见正身来得稳妥。想必你也明白这是为何。]
&esp;&esp;拂雪抿唇,她当然明白。仅仅只是倒影便有如此可怕的污染性,若是冥神的正身,恐怕不是拂雪能轻易抵挡的。
&esp;&esp;[吾知道你的来意。]姜佑依旧不紧不慢地撑渡,祂开口说话时,天地都变得无比寂静,[但你真的准备好向吾发问了吗?]
&esp;&esp;拂雪拧眉。她应当如何向冥神发问——是质问祂为何纵容永留民残害神舟众生?问祂为何选择将人族转化成不人不鬼的白骨怪物?还是要问他如何看待神舟大陆的未来?众生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灾劫?这一路上复杂混乱的思绪在拂雪识海中成结,她发现,许多问题其实早就有了答案。她又何必多问?
&esp;&esp;质问是没有意义的。永留民有自己的理念,而灾厄已经迫在眉睫。单凭言语便想击碎这股传承千年的愿景,无疑是荒唐可笑的。
&esp;&esp;[看来,这一路的见闻已经使你得出了答案。]见拂雪沉默不语,原本停下动作等待她回答的姜佑又重新摇动起了杆子,祂慢悠悠道,[没有冒然发问,你很聪明,也很谨慎。自吾登神至今,吾已经厌倦了人们总是在神前询问。缘何?应何?对现况感到不满,对未来感到绝望的不仅仅只是一两人。如你这般对眼前所见感到愤怒的,亦有之。明尘便曾同吾说过,“舍弃人身,背离故土,即便真的逃出这无望的中天,也不过是无根的浮萍,将死的枯木”。]
&esp;&esp;[吾知道,你承自明尘的道,自是不会认同吾的路。但缘何?应何?这些无谓的发问不会有任何结果。若对这一切感到不满,你应当告知吾另外的答案,而不是寻求吾的解答。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