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基础设施的大量上马,一方面刺激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同时创造着大量的新兴行业,就业机会。如今的北方各地,不仅仅是关续清这一时心血来潮所引发的工业浪潮,这只是席卷全国的,经过长年催生的工业大井喷的一部分而已。北方的电气化,城市自来水,排水管道,沥青马路,电路,电话线路等等比南方要领先少许。而南方则出乎关续清的意料,农业的机械化反而在南方首先开始蓬勃发展。原因想想也就明白了,南方农业发达,但是近年来南方人特别是江浙一带,佃户越来越少,随着人口的向工业的转移,农业劳动力越来越少,租佃投资也越来越高,自然的市场就会需要对劳动力数量要求低的机械化农业。所以南方的农业机械企业远比北方来得多。但是实际上北方的自然条件是更适宜机械化农业,所以,慢慢的南北交融,各种潜在的工业需求都被开发了出来。本年度的工业数据比起五年前,几乎要翻了两个筋斗。
&esp;&esp;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百八十四章 内阁总理
&esp;&esp;关绪清正对着世界地图发楞,王商急匆匆跑了进来,带着哭腔说:“皇上……沈大人他……”王商抬眼看了一下皇上,下面的话犹豫着没敢说。
&esp;&esp;“怎么了?”关绪清一脸的不悦,他思考事情的时候最恨别人惊扰。
&esp;&esp;“沈大人不行了!”王商还是鼓足勇气说了出来。
&esp;&esp;“你说的是谁?”关绪清心中已经有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esp;&esp;“沈葆桢,沈大人不行了。”
&esp;&esp;“什么?”关绪清一下子呆坐到椅子上,他知道早先沈葆桢就呈过病休的折子,现在正在京郊静养,为此自己还亲自前去看望过两次,本以为是劳过度,修养一阵子就能好,没想到事情来得这么突然。虽说已是七十五岁的高龄,但是一向以来身子还比较硬朗,体格也不瘦弱,却没想到……
&esp;&esp;关绪清叹息了一声:“替朕准备便装,去看看他吧,着太医院的人马上过去。”
&esp;&esp;“喳。”王商领了旨意,应声去了。
&esp;&esp;一路上,关绪清百感交集,刚刚损失了李鸿章,现在又是沈葆桢,老天爷似乎有意在和自己开玩笑,目前内阁总理一职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本来他们两个论资历论声望论能力都是充任这一职务的优秀人选,可是造化弄人,到头来去世的去世病重的病重,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啊。
&esp;&esp;“幼丹怎样了?”关续清刚到沈葆桢的住处,拉住他的大儿子急切的问道。
&esp;&esp;沈家长子回话道:“回皇上话,太医已经看过了,说就在这两天了。现在精神倒还行,刚刚伺候了米粥。”说着这中年汉子的眼泪就流了下来。旁边着恭人服饰的妇人应该是他的正室,低着头扶住了自己的丈夫。
&esp;&esp;关续清难免心中一阵酸楚,叹了口气道:“进去看看吧,你们也都歇着吧,朕跟幼丹有几句话说,太医在外面伺候着。”
&esp;&esp;众人应诺退下,关续清这才进了房间。看到皇上来了,沈葆桢身子稍动了动,老泪横流,喘着气说:“老臣恭迎圣驾,可是起不来了……”
&esp;&esp;关续清点了点头,坐到床前,探了探他的额头,冷冰冰的没什么生气了,平日看去还算饱满的脸庞陷下去了一大块,看久了当真叫人心中不忍。“心放宽些,朕需要你啊。放心,朕让太医院再开方子,实在不行还有西医,不要想太多了。”
&esp;&esp;沈葆桢挣扎着笑了一下,长长叹了口气道:“皇上不要宽慰老臣了。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到这个岁数,臣知足了。臣以进士出身,年少时做过探花郎,壮年时堪国乱,蒙皇上征召入京,十余年稍平国忧,臣何其幸也。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臣听说国家需要一位内阁总理,老臣这一去,唯一不放心的便也是这件事。想向皇上最后再进几句言。”
&esp;&esp;关续清心中一酸,没想到沈葆桢垂死之时还惦记着国家大事,一句话正说中了自己的心思,“前一阵子,少荃走了,现在幼丹你又病体沉重,原本朕想从你们当中挑选一人担任这个职务。唉……你是朝中老臣,朕确实也想听听你的意见。你说袁世凯这个人怎么样?”
&esp;&esp;沈葆桢叹了一声,半晌才说:“袁世凯这个人,臣本不想多言,这就要去了,怕是没什么顾虑了,臣不能临去了,还瞒着皇上。”
&esp;&esp;“哦?”关续清狐疑起来,问道:“袁世凯怎么了?”
&esp;&esp;“袁某人才干卓绝,凭心而论,有些方面老臣自认比不过他。但论道守,袁某人还是个市井流氓的料子,要做总理大臣,万请皇上三思……”歇了片刻,继续说道:“另外。袁某心机太深,机谋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