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7章(2 / 3)

个意思吧?”

&esp;&esp;他盘算着第一期就出没找到工作的高中毕业生的故事。

&esp;&esp;正好他认识一个,那是家里独生女,所以不用下乡。但毕业之后无所事事也不好,就想着去做点小买卖补贴家用。

&esp;&esp;对方倒是不做倒卖生意,而是开了家早点摊子。听说手艺不错,生意也很红火。

&esp;&esp;没工作的知识青年的故事有了。

&esp;&esp;下一期就可以出拉扯孙辈的孤寡老人,说他靠着摆摊日子有盼头了。

&esp;&esp;再下一期还能说说因为种种原因失业的中年人,靠着做小生意养家糊口。

&esp;&esp;扶苏点头:

&esp;&esp;“就是这样,最好挑一些比较有话题度的人物,能引起群众共鸣和热议的。”

&esp;&esp;要么是能让读者代入自己或者周围亲友的,要么就是能让读者心生怜悯、改善舆论导向的。

&esp;&esp;看多了鳏寡孤独靠双手勤劳致富,日子从饥一顿饱一顿变成顿顿能吃饱。除非是冷心冷情,不然谁说得出“摆摊丢人”这样的话呢?

&esp;&esp;日子能过下去就行,吃不饱饭的人哪里能管丢不丢人,何况这可是国家政策!

&esp;&esp;这几份报导刊登之后,反响更热烈。

&esp;&esp;最醒目的改变,就是厦门很快涌来了大量面带愁苦却眼神明亮的粤闽两地群众,他们都是看了报纸后想来拼一把改善生活的。

&esp;&esp;厦门特意增加了从火车站到各厂的公交线路,也增加了公交班次。还有很多本地人骑着三轮车自行车,在车站口揽客。

&esp;&esp;开发部门对这件事很重视,特意联络了火车站和附近公安,维持这一片的秩序。免得大家生意还没做起来,先闹出什么踩踏事故来。

&esp;&esp;结果踩踏事故没发生,公安倒是抓到了一些开小黑旅馆的人。

&esp;&esp;这种黑店一般是用低价吸引大家过去居住,说是比招待所便宜。但黑店就是黑店,套路多得很。

&esp;&esp;比方说偷偷趁着顾客不在进屋偷东西,顾客闹出来要旅店负责,旅店就出来几个彪形大汉。顾客人生地不熟的,不敢得罪他们地头蛇,也不敢去报公安,就不了了之了。

&esp;&esp;还有那种搞仙人跳的,用特殊服务吸引人过去居住,结果是个骗子。因为大家都不干净,所以没法报公安,只能私了。

&esp;&esp;这年头是有流氓罪的,严重了会枪毙。

&esp;&esp;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esp;&esp;公安同志起初也没发现这是黑店,最近涌现出的小生意人太多了。但是便衣公安路过时偶然听到拉客的说辞很暧昧,意识到这家居然做那种生意。

&esp;&esp;所以他们立刻派人去抓了,本以为会抓个涉黄,结果抓了个仙人跳。

&esp;&esp;事情报上去之后,车站附近就进行了整顿。

&esp;&esp;这种老鼠屎只会坏了本地的名声,万一吓得人家不敢再来怎么办?可不能因为这些小细节,让本地人都背上坏名声,再牵连到城市发展。

&esp;&esp;擅长完善制度规则的秦政在搜罗了一些这段日子城中出现的乱象之后,写了一整套的改善方案送去了办公室。

&esp;&esp;包括各种经营资格证的获取、登记、监管等等,还有就是经营过程中有些必要的要求,譬如消防、卫生、健康。

&esp;&esp;小黑旅馆肯定是没有经营资格的。

&esp;&esp;很多行业的资格证都是后头一些年渐渐完善起来的,最初只有大厂子才需要办理资格证,一些小摊贩是没有的。

&esp;&esp;领导思索过后,最后决定严抓这一块。

&esp;&esp;要做大做强,就得规范起来。

&esp;&esp;不能为了发展就放任,这样市场看起来是百花齐放了,可也坏了名声、坏了风气、坏了治安。

&esp;&esp;各地红袖箍和公安开始配合打击那些没有资格证的私人作坊,一开始不严,就是查到之后警告一番,提醒他们赶紧去办证。

&esp;&esp;“下次要是再没证,就得按照投机倒把算了啊!”

&esp;&esp;投机倒把罪可是97年才取消的。

&esp;&esp;如今还没有非法经营,立法上头他们插手不了,但是可以迂回一下嘛。

&esp;&esp;就像供销社没人抓他们投机倒把,因为他们有官方的许可,其他私人摊贩也可以通过获得官方许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