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有些顾虑。”
常浩南一时间有些没抓住重点,只是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
“有顾虑正常,等他们见过真正的涡扇20之后,就不会再顾虑了……”
但任炳达却摇了摇头:
“我不是这个意思……西罗公司那两个英国人在对话的后半段跟我们绕了很大一个圈子,表面上一直在扯些不着边际的事情,最后还是振华同志听出了一些话外之音。”
“罗罗方面不是不相信,而是从原理上无法接受……或者说无法理解间冷器在航空发动机中的作用,一直试图在套我们的话,但最后反而被反套出了些信息。”
“对方似乎认为,间冷器参与换热的气体温差较小,作用在整个发动机上效果不会很明显,而如果要增加间冷器换热温差,则要提高增压级与高压压气机增压比的比例,但这从原理上就得不偿失,反而会导致发动机性能下降,所以很奇怪我们和德国人到底是如何克服的这个问题……”
听罢,常浩南脸上的表情转为迷惑:
“他们……怎么会问出这种问题?”
英国人的燃气轮机要出问题
迎接常浩南的,是一阵沉默。
别说回答,任炳达其实连问题都没太听懂。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他才试探着继续开口道:
“其实我来之前,特地问过技术口那边的同志,他们表示英国人的说法在原理上是没错的,换热气体温差小且换热介质比热容不够大的情况下,间冷器确实发挥不出实际意义上的作用……”
任炳达作为镐发集团二把手,已经脱离一线研发工作有些年头,很多比较新颖或者专业的问题都只能咨询他人。
但很多东西离开了具体背景之后又很难说得清。
常浩南挠了挠头,一脸拧巴地组织了一会儿语言:
“只看原理的话,那确实是他们说的那样……我最早用简单模拟方式向涡扇发动机的模型里引入间冷器的时候,效果是用提高15的油耗换来了2的推力提升,基本可有可无。”
“但如果真的深入分析实际情况,间冷器的存在会使得高压压气机进口温度降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压压气机后级的叶尖温度,减轻材料负荷……同时低温气体的压缩也会更易进行,高压压气机压比会有所提高,从而有利于发动机的性能……”
解释到一半,常浩南的声音却突然停顿了下来。
“等等……”
他先是双眼一眯,继而脸上又露出认真思考的表情:
“难道说……”
任炳达眼见他这副模样,也不好出言打扰,只好暂且先在旁边坐下。
过了几分钟后,常浩南的眉头略微舒展开来。
然后马上抓起桌上的电话听筒,飞速拨出了606所总师阎忠诚的号码。
那边很快响起一个熟悉的嗓音:
“喂?”
一年多功夫没见,阎忠诚的声音显得苍老了很多。
显然qc300刚刚装船的这段时间,作为总师的他压力不小。
“阎院士么?我常浩南。”
“常院士?”
对面表现得有些惊讶。
毕竟这是一个显示为镐京的号码:
“有什么指示么?”
“指示谈不上……”
常浩南开门见山:
“我是想问,咱们606所在研制qc300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过其它国家同类产品的相关信息吧?”
“这个自然。”
尽管语气中带着疑惑,但阎忠诚还是很快回答道。
“那麻烦阎院士,把和罗尔斯·罗伊斯wr21,还有t30两个型号的资料整理一下,然后发到我这边来,有急用。”
“好,我尽快。”
“……”
直到他挂断电话之后,任炳达才重新起身来到对面:
“常院士,您这是准备……”
身边人都知道,常浩南现在直接负责的两项核心工作就是大涵道比航发和高超音速武器,对于船用燃机并不过问太多。
现在却突然打了这么个电话,难免让任炳达有些不解。
耽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