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4章(1 / 2)

甘家已然是朝臣与陛下对垒的武器。

朝堂之上已经从辩论太子有没有罪,到辩论太子的亲事了。

禁院进去容易,若要出来,需要一个台阶。

这个台阶给不稳,很容易让太子自请入狱成为一个笑话。

有人想用百官相迎作为太子出狱的台阶,换齐帝妥协让太子与甘家联姻,这样太子将与文臣捆绑。

他们将祁元祚看成了到嘴的肉,却忘了这块肉它扎嘴。

在流言白热化之际,两批想象不到的人进京了。

一批来自江南,带着万民伞!

一批来自祁连山,带着千万名驻边士兵的请愿书!

文以言乱国,武将拔剑定江山!

禁院之中,祁元祚认真的刻下最后一刀。

五日之后便是父皇的生辰。

这场风波,闹了二十一天,该结束了。

“九龙献瑞,成了。”

祁元祚伸了个懒腰,这么多天荣养,他的脸色白里透红,整个人呈现充分休息后的朝气活力。

当初匈奴死不承认自己输了祁连山,非要说祁连山是聘宝珠公主的聘礼,存着有朝一日将祁连山夺回去的心思。

约定狼厉十六岁,会正式迎娶宝珠公主。

当年狼厉八岁,六年过去,距离十六之约,还有两年。

近几年匈奴频频骚扰划给大齐的祁连山领地,意图将土地夺回去。

数次大小交锋,双方各有伤亡,却还默契的维持着最后平衡,没有彻底宣战。

祁元祚有预感,与匈奴开战就在两年之后。

否则婚约一旦完成,匈奴再无理由将作为‘聘礼’的祁连山索要回去。

祁元祚打定主意,只要开战,他必要将匈奴驱逐出漠北王庭,彻底将这只狼打的百年不敢犯境才能达到他日后安稳发展经济的要求。

若文臣武将各有气运,那么大势之下,必是武升文降。

此次文武政治矛盾的爆发,倒像是命中预兆……

斗斗斗,其乐无穷

文人想操控‘民意’,上天告诉他何为民意。

由七十名百姓五名世绅,跋山涉水跨越千里送来长安的万民伞是民意。

下到普通士兵上到将军全部署名的边疆请愿书也是民意。

而以谎言惑众挑拨得来的骚乱和舆论不是民意。

他们妄图以自己的身价为筹码,换得帝王的妥协,殊不知他们的身价在滚滚大势面前如车前螳螂,徒劳无功。

这是自大齐成立的第一把万民伞,是古之以来第一把属于皇家的万民伞,含金量可想而知。

那是比喊千万声万岁还要诚心的臣服。

来自边疆军中的请愿书,是为太子请愿。

太子威德是祁连山脊骨,太子顺应民意囚于禁院,长安的民是民,边疆的民也是民,既然顺应民意,他们便以身家性命作赌压过长安的民意!

若是别的帝王,见军中只知太子不知皇帝早已磨刀霍霍,齐帝不是别的帝王,在他眼里,自己的就是儿子的,他唯恐儿子不要,岂会嫌他要的多。

这两个台阶来的太是时候,还有五天就是天庆节,齐帝刚想着天庆节前太子出不来,今年的天庆节谁也别想好过。

从江南而来的百姓,带来了太子在江南所做所为的真相,长安城言论顿时反转,拥护太子的人打了鸡血一样,恨不能和贬低太子的人舌辩三天三夜。

借着这股东风,官报一夜兴起。

齐帝照搬了江南官报的排版和印刷。

大齐官方正式推行的第一份官报,主人公便是太子。

六宗罪本就名不副实,经不起细致推敲,这事从开始到现在,街上的乞丐、城外的老农都能说出一两句,可知传言之广,影响之深。

太子是长安的财神爷,他身上随意一件配饰、衣服都备受关注,只要说一句‘太子同款,保证不愁卖。

以前财神爷只能影响北方和中原,如今太子折服了江南,以前对他们的货品分外看不上眼的南方商人,如今纷纷找上他们订购明年的‘太子开春款’。

人可以和人过不去,但不能和钱过不去,就像文人力保甘家,以作标杆的作用,商人力保太子何尝不是如此。

商人因太子涉商而提高了地位又赚到了钱财,太子一倒他们能得到什么好处?

一时间各方发动能力,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别说太子没有污点,即便有污点,凭着大齐第一把万民伞,他们也能给他洗的白白净净,洗成天底下第一大善人!

拥护太子的言论一下触底反弹,将打压太子的人反压的动弹不得。

作为漩涡中心,无论是冉冉上升还是鲸落,都会指引万物生发。

一门从未引人注目的职业成了热门

‘同人’文学。

什么‘太子泪洒刑场’

什么‘太子含泪杀五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耽美小说